新聞中心
News Center1.光柵類型匹配?
· 多光束激光光柵?:優(yōu)先選擇基于TOF技術的多光束光柵,通過反射信號實時測算距離,支持毫米級檢測精度(誤差<2mm),覆蓋復雜危險區(qū)域(如機械臂、傳送帶等)。
· 紅外反射型光柵?:適用于短距離防護(≥3米),通過單一方向光束反射檢測侵入物體,減少安裝復雜度。
2.安全等級適配?
需符合EN 61496標準,高危場景(如沖壓設備)選擇Type 4安全等級,支持雙通道冗余設計,確保故障發(fā)生時仍可觸發(fā)緊急停機。
1.光軸間距與保護高度?
手指防護:光軸間距≤10mm,保護高度≥300mm,防止人員誤觸危險區(qū)域。
全身防護:光軸間距≤40mm,保護高度≥1800mm,覆蓋人體最大侵入范圍。
2.響應時間與同步機制?
響應時間≤10ms,與設備控制系統通過RS485或EtherCAT同步,避免機械動作延遲導致誤傷。
1.布局設計要點?
水平安裝時,光柵最下光束距地面≤300mm,防止物體從底部侵入。
垂直安裝時,光柵覆蓋范圍需超出危險區(qū)域邊界≥200mm,避免盲區(qū)。
2.環(huán)境適應性調整?
強光環(huán)境:采用940nm紅外光或抗干擾激光,疊加窄帶濾波算法,抑制10萬LUX環(huán)境光干擾。
粉塵/雨霧場景:配置IP67防護等級外殼,并啟用動態(tài)散射補償功能,降低誤報率。
1.雙系統熱備份?
主備光柵同步監(jiān)測,當主系統失效時,備用系統0.5秒內接管,確保防護連續(xù)性。
2.聯動控制策略?
光柵信號與設備急停、聲光報警器聯動,觸發(fā)后需人工復位方可恢復運行,杜絕二次風險。
1.周期性校驗?
每月使用標準遮擋物測試光柵響應,連續(xù)10次觸發(fā)失敗率需<0.1%。
2.故障自診斷?
內置光強衰減監(jiān)測模塊,當發(fā)射功率下降15%時自動報警,提示維護或更換。
典型場景示例?:
沖壓設備防護?:配置Type 4級多光束光柵(光軸間距10mm),響應時間8ms,聯動機械急停與區(qū)域聲光報警,實現99.99%攔截準確率。
物流分揀線防護?:采用反射型光柵(檢測距離4米),IP67防護等級,適配-20℃至60℃溫濕度波動,日均誤觸發(fā)次數≤1次。
通過以上配置,可有效平衡防護效率與成本,滿足ISO 13849-1標準對危險區(qū)域的安全要求。